【摘要】LED光学设计 LED基础知识LED是点光源,与现在市场上的节能灯或白炽灯泡不同。点光源如其名,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光,从该点发出的光同时具有另一个重要特征(以往的背面反射盖对LED自身来说毫无意义)。要将这种特殊的光作为照明来使用,必须要将这种光进行一定的处理,因此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和目的,所以要加上光学设计,将这种相对集中的点光源变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散光。这是众所周知的草帽LED,草帽LED是以照明设计为专业的包装形式。另一方面......
LED是点光源,与现在市场上的节能灯或白炽灯泡不同。点光源如其名,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光,从该点发出的光同时具有另一个重要特征(以往的背面反射盖对LED自身来说毫无意义)。要将这种特殊的光作为照明来使用,必须要将这种光进行一定的处理,因此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和目的,所以要加上光学设计,将这种相对集中的点光源变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散光。这是众所周知的草帽LED,草帽LED是以照明设计为专业的包装形式。另一方面,可以将光线从一的集中点光源改变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散射光源,但具有较少的光衰减效果,可以使用更多光透射出来。
草帽LED在光学角度实现了质的飞跃,但与我们所熟知的面光源相比,它仍然是点光源,亮度过于集中,所以人们的眼睛直接看光源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。所以LED照明在应用于家庭照明中,我们进一步处理了它的光线,再增加一定的光学设计,更达到了人眼可以直接观测的目的,同时柔和的光线,一边又扩大了它的照射角度,虽然草帽LED本身已经达到了120度的范围如果直接应用于家庭照明,会让我们感到在屋顶上表现的黑暗。必须利用灯具最外面的透明罩,使光再次分散,以适应正常的家庭照明。
大功率与小输出LED的不同
LED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人们为了适应大面积的照明而开发出越来越大的单粒LED芯片,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已经可以单粒LED电力在200W以上,电力可以变大,但是其性价值比不好。接下来,以一般的几个LED为例进行分析。
目前,业界内大量使用的是单一的0.06W的电力,其亮度最大可以达到7LM。我们暂时用普通的6LM计算。如果要使电力成为1W,需要使用17个同样的LED。其总亮度为17*6=102LM。也就是说,可以设定为100LM/W。如果我们把单个芯片的功率调到1W,其输出亮度最高可达80LM。经常使用的是60LM左右。这是亮度的主要差异,可以看出在家庭中使用选择小输出LED是适当的。
从产品成本的观点来看,大功率的LED成本比小功率的成本高,这来自两个方面。一个是LED自身的价格,二个是大功率的LED加铝散热片,小功率仅使用普通的电路板,就可以通过施加自然散热来达到要求。
从产品今后的维护成本来看,如果我们的灯具在使用中出现故障,可以找哪家维修店换坏了LED,一粒0.06W的LED成本最大为1元,维修费也不超过5元,换一粒1W的LED,LED成本为8元加上修理费用的话需要15元左右。相比之下,在小功率的LED市场上,任何电子市场都可以买到,在大功率的市场上不一定哪里都能买到。
LED趋势大功率是市场趋势,也是将来发展的主流,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技术期待的结果,所以在技术上不适合家庭照明。
散热设计的重要性
LED其本身是半导体装置,为了使所有半导体装置正常工作,有包含环境温度及动作温度的一定的温度要求。一般来说,半导体器件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小于80度,LED内部的pN结温度达到140度则失效。当正常操作时,其自身的温度经由销或专用基片发射,并且经由连接到销的电路基板或铝基板发射到周围的空气中,以保证LED的正常操作。一般来说,当单个功率大于0.2W时,使用铝基板散热,并进一步增加大功率铝壳和铝散热片。当然,这与整个灯LED的数量和密度有关,过于集中的小功率LED也必须考虑散热设计。这是像电视、显示器、电脑主机等身边的电子产品一样的东西。不精确的散热设计直接导致LED寿命缩短和光衰减速度加快。
1.现在,大部分结温的上限都是120度左右,现在CREE的上限应该是150度左右。
2.灯珠的热阻根据封装材料的结构而不同,达到几个多芯片的数十个,单个芯片的一般比特数为十几个,当然这是直接关系到结温、LED寿命、光效应等的重要参数。
3.目前,灯具的设计寿命大部分为20000~500H,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,首先IC等寿命限制了整个灯具的寿命。
4.在结构配置上,从散热方面来说,实际上接触热阻是导热瓶颈的问题,这与很多事情有关,很难列出。总的来说,结构是一体的,大面积接触良好。PCB上面的珠子尽可能平均分布就可以了,所以不要集中热源。
5.驱动效率当然越高越好,布局上尽可能原理上是最大热源led灯珠。采用填充橡胶等方式,可以达到散热固定绝缘的效果。
综合考虑,良好的散热设计的温度上升优选控制在35以下。结温80以下。理论寿命50000以上。
目前散热设计的难题
1.自然散热空间限制过大辐射散热其自身影响较小,受空间尺寸限制)。
2.自然散热面积改善空间有限(对流散热有限)。
3.目前,金属部件作为散热器采用,小空间的热传导足够。(散热器的温度差小,导热系数影响小。
4.大多数散热设计只能集中在灯珠选择、散热面积、界面接触热阻、辐射散热上。几乎被逼入绝境。
5.目前情况下,散热设计的突破点是照明设备系统的散热设计,是结合实际生产制造、材料部件、结构造型和散热设计的各种经验的成果。